股票剛上市都是漲停
㈠ 為什麼剛復牌的股票都會連續漲停
剛復牌的股票不一定會全部連續漲停,也有可能會跌停,這要看停牌的原因是利空還是利多,還有受大盤指數和市場、政策等因素都會有關。因此,股票停牌後的復牌,漲停與否要看:
一時停牌時間長短,
二是停牌的原因,
三是大盤的強弱。
從貨幣供應量來看,如果國家出於刺激經濟增長的需要降低銀行利率,投資於銀行得到的收益就會下降,部分資金就會從銀行儲蓄流出去尋找更高的投資回報,市場貨幣供應量增加,其中一部分就會被投資於有價證券主要是投資股票市場。
(1)股票剛上市都是漲停擴展閱讀:
漲停板:
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即規定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超過後停止交易。
我國證券市場現行的漲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發布,1996年12月26日開始實施的,旨在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保持市場穩定,進一步推進市場的規范化。
制度規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類證券在一個交易日內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我國的漲跌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漲停原因也有很多。
㈡ 為什麼有的股票一開盤就漲停
「因為開盤之前可以進行集合競價,如果集合競價的結果是漲停價,那麼一開盤就會漲停,反之毅然。所以只要有被大家看好的股票,就會開盤就漲停 」
我覺得這主要是主力為了快速拉升股價,防止散戶在拉升過程中跟風,才會出現集合競價的結果是漲停價
㈢ 新股為什麼經常是連續的漲停
連續漲停是連著兩天都漲到當天的最高位。一般股票都有漲跌幅限制既最高位和最低位,最高位就是最高漲昨日收盤價的10%。
碰到連續漲停後,這個股票的後市還會不會新高,還是會慢慢下跌。因為很多股票在漲停後會發現當初最後一個漲停後,股票還是歷史的低點,當然有些股票會直接見頂。
剛上市的新股連續漲停的原因:
1、新股發行已經形成了較嚴重的制度性套利;
2、打新資本堆積造成一二級市場的嚴重不平衡。
(3)股票剛上市都是漲停擴展閱讀:
驗資配號:
申購日後的第二天(T+2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上海分公司配合上證所指定的具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對申購資金進行驗資,並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以實際到位資金作為有效申購。發行人應當向負責申購資金驗資的會計師事務所支付驗資費用。
有效申購確認完畢後,上證所將根據最終的有效申購總量,按以下辦法配售新股:
① 當有效申購總量等於該次股票上網發行量時,投資者按其有效申購量認購股票。
② 當有效申購總量小於該次股票上網發行量時,投資者按其有效申購量認購股票後,余額部分按承銷協議辦理。
③ 當有效申購總量大於該次股票發行量時,則上證所按照每1000股配一個號的規則,由交易系統自動對有效申購進行統一連續配號,並通過衛星網路公布中簽率。
㈣ 新股開市第一天一定是漲的嗎
在A股市場,目前來說新股上市第一天都是漲停的,因為新股畢竟是稀缺的。打新的收益蠻高的,有些發行價比較高的新股,一簽收益能達到10萬元左右。但是一定兩字就太絕對了,但是大概率打中新股開盤是會漲的,所以打新股的一般是要賺錢的,但是也不排除極個別的。
新股上市大漲的原因:
新股上市後會漲的原因是發行的市盈率低,估價低,上市後自然是要價值修復到實際的價值,還有就是申購新股的人數多,需求大,新股上市後,自然是要上漲的。
新股就是指剛發行上市正常運作的股票。前些年申購(俗稱「打新股」)新上市的股票是一個熱點,因為當時中上了新股就如「白撿」了一筆財,新股首日上市均有近100%左右的漲幅。近兩年,「打新股」熱度下降,甚至出現了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的現象。這也使得「估價機構」重新按照市場價值規律來為新股定價,使之更趨合理。但是,目前新股一上市就連續幾個漲停板,使得打新股熱度出現上升。
因為新股的發行價格一般都很低,而且新股需要申購並中簽率很低,所以當新股上市的時候大家都會去買,而賣的人又很少所以新股自然就漲了。
新股上市的條件:
具有兩年以上(含兩年)股票交易經驗的自然人投資者均可申請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但需現場簽署《創業板市場投資風險揭示書》,文件簽署兩個交易日後即可開通交易。原則上不鼓勵這類投資者直接參與創業板市場交易,如堅持要直接參與,在現場簽署風險揭示書的同時,還應就其自願承擔市場風險抄錄「特別聲明」,文件簽署五個交易日後才能開通交易。
㈤ 為什麼新股上市開盤就漲停
1、新股能連續漲停與新股發行制度本身有很大關系,目前新股仍是市場上的稀缺產品,新股預估發行市盈率受限,大部分新股估值相對同行業折價明顯,上市後必然遭到哄搶,所以新股上市後,很容易開盤就漲停。
2、當天股票市場股票價格上漲的最高限度稱之為漲停板,當天股票市場中股票價格下跌的最低限度稱之為跌停板。漲停板時的股票價格稱之為漲停板價,跌停板時的股票價格稱之為跌停板價。這種規定在國際、國內的股票市場均有使用。只不過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市場、不同的股票、不同的時期所規定的上漲幅度有所區別,但新股不受漲停板的限制。
㈥ 剛上市的新股連續漲停什麼意思
連續漲停是連著兩天都漲到當天的最高位。一般股票都有漲跌幅限制既最高位和最低位,最高位就是最高漲昨日收盤價的10%。
碰到連續漲停後,這個股票的後市還會不會新高,還是會慢慢下跌。因為很多股票在漲停後會發現當初最後一個漲停後,股票還是歷史的低點,當然有些股票會直接見頂。
剛上市的新股連續漲停的原因:
1、新股發行已經形成了較嚴重的制度性套利;
2、打新資本堆積造成一二級市場的嚴重不平衡。
(6)股票剛上市都是漲停擴展閱讀:
漲停弊病:
一、扭曲股價走勢。股票的漲跌有其自身規律,用行政手段來限制只會適得其反。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股票因為有了漲停板最終漲得少了,相反往往是輕易地漲過了頭,因為越是買不到越是漲的厲害。
從而引起股價更加劇烈的震盪,過去的上海梅林和今天的都市股份就是例子。反過來跌也一樣容易跌過頭,如以前的歲寶熱電和銀廣夏。
二、給股民操作設立障礙。因為漲跌停板制度使股民的操作難度增加,好的股票買不到,不好的股票要麼賣不掉。等買到了或賣掉了,股民往往吃大虧,因為這時的股價是嚴重失實的,股民被憋急了容易沖動。
三、為莊家操縱股價提供便利。漲跌停板制度給股民操作增加難度的同時,為大資金操縱股價倒提供了方便。利用其信息優勢、資金優勢和跑道優勢大肆做盤做圖形,誘騙股民上當,或被深套,或廉價割肉。漲跌停板助漲更助跌,一個跌停板第二天一個漲停板是漲不回來的。
㈦ 新股上市第一天有漲停限制嗎
上市當天股價不設漲跌限制,最多能漲百分之四十四。
一、滬深主板,即60開頭的股票和00開頭的股票,有效橡肢申報價格不得高於發行價的144%且不得低於發行價格的64%。簡單說就是最高漲幅不超過44%,最大跌幅不超過36%。根據上交所的規定,新股上市第一天的漲最高漲幅為發行價44%。盤中價格首次漲跌幅達到10%的時候,出現臨時停牌30分鍾,首次漲跌幅達到20%的時候,停牌到當日的下午2點55分,復盤最高漲幅為44%;而上交所的股票可以開盤就上漲到44%。比如某隻股票開盤價為10元,那麼只有在盤中成交價第一次達到11元或9元時才會停牌1個小時,復牌後若成交價再次達到了11元或9元,此時
該股票就不會被再次停牌處理。
二、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所以具體能漲多少要看當天的情況,雖然不設置漲跌幅限制,但是設有臨停製度:即當日盤中股價較開盤價首次上漲和下跌達到30%臨時停牌10分鍾;停牌後股價較開森如握盤價上漲至60%時,再次停牌10分鍾;復牌後漲跌幅就不受限制了。
拓展資料: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第3.3.14條規定,「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股票上市首日不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的;(二)增發股票上市的;(三)暫停上市後恢復上市的;(四)本所或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新股上市購買:1、如果新股在上市的第一天沒有開板,說明股票有潛力容易盈利,股民可以在觀察場內的籌碼拋售情況後,以股票發行價的1.2倍或者1.44倍購買;
2、如果新股在上市的第一天立馬開板此慶了,說明股票拋壓大容易虧損,股民則需要慎重地考慮與觀察股票情況,推測股票以後的行情,確認無誤後再以發行價格購買股票。
但是有關注股票市場的都知道,這些年來,新股上市上市的第一天,基本上都是會封漲停,不過對於這類封漲停的新股,一般的散戶都是買不進去的。而且只有是那種上市第一天不封漲停,散戶才可以買進。
㈧ 為什麼新股上市會有多個漲停
這個要從歷史說起,以前股市IPO是很難的,新股上市時,因為沒有套牢盤(拉升就沒有較大拋壓了),業績一般也不錯(連續3年盈利達到一定標准才能上市),新股上市一般盤子也很小(少量資金就能拉起來),市盈率(發行價的)很低,所以是市場比較好的投資、炒作目標。
現在呢,就是既包括上面所有原因,同時上面之前的炒作歷史成為了習慣,所以,新股上市會出現多個漲停。
有關股票方面的知識,你可以去「牽股芬香」看看,這是一個關於投資者自我交流、分享、學習的社區網站。
㈨ 為什麼新股上市都會漲停這個風氣怎麼形成的
炒新股的風氣,是過去審核製造成的。
主要邏輯支撐有三個,市盈率低、投資標的稀缺、短線資金投機。
1、市盈率23倍
過去的審核制有個要求,那就是發行股價不可以高於23倍市盈率。也就是一個企業,他的利潤如果為1億元,他的上市估值不得高於23億。
這個背景下,上市公司的開盤價,就會出現一定的低谷。價值低估對於資本來說,就是無風險套利的機會。
在估值上,一般超過30倍就會有泡沫風險;低於10倍估值,就是價值低谷區域。在我國的上市企業,23倍估值的新股,就會存在一定的價值低谷。往往一些新股,會被炒到40倍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炒新股的價值邏輯。
2、投資標的稀缺
審核制背景下,企業在上市之前都會有靚麗的業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業競爭出現變化,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出現一定的紕漏。為了保住殼子,會有一些公司配合作假,這個環境下就會埋下商譽減值的風險。
上市公司為了保住殼子,就會選擇鋌而走險,這樣的公司並不在少數。
所以就會有很多投資者開始懷疑相關數據,老的上市公司除非有比較好的基本面支撐,一般很難投資一些老的問題企業。
這些,也是炒新股的一個內在支撐。
3、短線資金投機
哪裡有利潤空間,哪裡就會有資金流入。
23倍市盈率,給了很多短線資金嗜血的嚮往。這些資金不會參與價值投資,他們要的是安全的無風險套利。而參與新股操作,他有周期短,見利快的特點。
一般短線資金都有持倉成本,比如私募資金需要利息融資,這些錢都是需要支付成本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回報,往往不能覆蓋資金成本。
所以短線炒新,就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一般炒新股,都是短線私募主導,散戶參與的較少。但是但股價上升到和本身價值背離嚴重,散戶卻會被一些故事迷惑,最後成了接盤俠。
這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A股上市的定價非常機械 23倍市盈率幾乎是紅線。 換句話說,不管你是什麼類型的企業,高 科技 企業也好,高增長企業也好,通通上市23倍市盈率。1億的利潤,就只允許定價23億的市值。
當然,這個定價原先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為監管層害怕定價太高會傷害到打新的散戶。那索性價格定低一點,那麼散戶可以被保護。監管層的厚愛,各位散戶要知道感恩。
但是問題在於,二級市場對於很多公司的估值是不止23倍的。很多企業,市場一致預測由於其有比較高的增長,因此市盈率可以到30、40甚至50倍。
比如最近上市的京滬高鐵,上市後迅速漲停,現在PE是36.5倍(說實在的我覺得很貴了)。
估值從被低估的23倍調整到市場的真實價值,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市值勢必會產生比較多的上升。
但是市值上升的那麼快,連續多個漲停是因為第二個原因。而第二個原因是從第一個原因延伸來的
當大家都明白了第一個原因的道理之後,就會提前買入,准備等待市值回歸價值。當大家預期一致後,就會無腦打新,無腦炒新,無腦買入。最後上漲就成為了自我實現的寓言,迅速實現。
總之,在注冊制沒落地,市盈率始終在23倍的前提下,打新的邏輯是不會變的
大家可以發放手打新,有破發可能性的(前段時間的幾個銀行),都會成為網紅,到時候迴避一下就好。
但是,一旦開放定價,打新就成了有風險的工作。一日破發也不是沒有可能
談到新股上市的瘋漲。我們就要談一個炒作的問題。我們買到新股叫做打新買到新股,就好像中了獎一樣,基本上是包賺不賠,只是賺多賺少的事情。為什麼新股一上市就會瘋長,我們來分析一下其背後的原因。
首先是籌碼的分布情況。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模型。如果你持有一家公司所有的流通股票。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由於沒有拋盤,你基本上可以使這支股票想拉到多高就拉到多高。新股上市流通盤非常小,並且我們說,散戶其實很難買到新股。這與認購額度有關,資金量大的投資者能夠獲得更多的籌碼,這樣就會造成新股一上市就是高控盤。高控盤的股票本身就很容易拉高。
A股相對來說,上市公司的上市要求較高,對持續盈利要求等都有明確的規定。所以A股中的上市公司質地相對較好。再看看美國,很多達不到中國上市要求的股票都會選擇去美國上市。因為公司質地較優,所以市場對其的預期相對要好,給予較高的估值,所以在新上市的時候會多天漲停。
新股上市時,拋盤不會有多大,因為票都分散在小散手上,但是小散手上的票不多每個人就是500股或者1000股大頭全在機構手上,這樣的話對於主力來說這就不是問題了,主力只要向上漲,小散出現的也是個別的賣出。小散也想漲高點在賣出手中的票,這樣就形成了合力向上。再加上剛上市的新股沒有上面沒有解套的要求,這樣對主力來說壓力就小了不少。當到了一定的高度後,主力的壓力就增加了因為小散會出現了,成交量也增加了,對於前面的成本過高,主力也有了賣出的要求了。
在中國目前的這種打新環境下,中簽新股的賺錢概率還是高達100%的,這也是提供給廣大散戶的一種福利,一個機會吧,人人可以參與打新,只要你有市值。更可喜的是只要你能夠中簽,你就能夠100%的有所盈利,無非就是賺錢的多少而已。
所以在目前這種還是首日44%漲停限制,隨後是t+1和10%漲跌幅規則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多珍惜打新打來的收益。因為只要未來出現了無漲跌幅限制,甚至是T+0的交易模式,那麼新股上市首日破發,不賺錢可能都將成為趨勢。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里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是籌碼的分布情況。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模型。如果你持有一家公司所有的流通股票。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由於沒有拋盤,你基本上可以使這支股票想拉到多高就拉到多高。
新股上市流通盤非常小,並且我們說,散戶其實很難買到新股。這與認購額度有關,資金量大的投資者能夠獲得更多的籌碼,這樣就會造成新股一上市就是高控盤。高控盤的股票本身就很容易拉高。
A股相對來說,上市公司的上市要求較高,對持續盈利要求等都有明確的規定。所以A股中的上市公司質地相對較好。
再看看美國,很多達不到中國上市要求的股票都會選擇去美國上市。因為公司質地較優,所以市場對其的預期相對要好,給予較高的估值,所以在新上市的時候會多天漲停。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為什麼新股上市都會出現漲停?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第一個角度,A股市場投機炒作的氛圍非常濃厚,充滿著情緒化的博弈,股民散戶佔比也比較高,尤其是一些游資更是藉助這種炒作行為,引導市場的情緒化交易。這些資金非常偏好於股的炒作,因為新股上市籌碼比較干凈,不存在著套牢盤,而且整體的盤子比較小,符合情緒炒作的條件,但有所謂的題材消息利好,就能夠形成非常吸引眼球的作用,從而達到快速炒作的目的,也是為什麼新股會出現漲幅的原因。第二個角度,前A股市場的上市制度依然是審核制,雖然注冊制已經出台,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上市公司上市依然需要審核,這種審核的結果就會形成上市資源的稀缺,稀缺的東西在投機市場都是有炒作價值的,有稀缺性就決定了新股上市會有比較高的溢價,會形成一定的連續漲停。
綜上,新股漲停既有市場的性質原因,有上市制度設計的原因,是A股市場的一個特有現象,但最近一段時間A股市場新股的漲停趨於合理,那就有一定的回歸,人們對於新股上市的認識也比較深刻,克服了很多盲目的追漲停,市場逐漸趨於理性,所以對待新股漲停,需要保持足夠的謹慎,不可過分的想當然。
新股上市會漲停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新股預估發行市盈率受限,發行價和市場價倒掛。
2、目前新股仍是市場上的稀缺產品,大部分新股估值相對同行業折價明顯,上市後必然遭到哄搶,自然股價會漲停。
3、新股流通股本少,沒有套牢盤。
4、大家對新股一般比較看好,所以在股價預期沒達到情況下,持有新股的投資人基本是不會賣的。
因為新股上市會有一堆投資機構做承銷商,也有相應的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
承銷商的收益跟發行人上市後的股價成正比的。這幾方合在一起一定會商量出來一個,發行人和承銷商都賺錢的定價和上市結構。
這個過程中發行人手中的股票大部分都是鎖定的,承銷商提前在上市路演中從發行人手中認購沒有鎖定期的股票,以及上市後優先認購和發行價路演價認購份額。
承銷商為了賺錢就必須來回的炒股,將股價拉起來他才有錢賺。
1,股票的漲跌主要是資金跟流通籌碼的關系,其實日常波動跟企業的經營狀況沒有太大關系。
2,因為新股都是有一定原始股東股份鎖定期的,就是原始股東必須解禁後才能賣股票換錢,這就決定了市場上新股的賣方比較少。
3,新股打新主板市場一般為10%的籌碼,就是可以流通的股份,這部分決定了一年內你只能買賣這么多的股票,量小容易炒作。
4,發行一般市盈率較低,而且頭一年企業一般沒有財務爆雷,所以資金敢炒作,又不擔心原始股東減持風險。
新股上市首日沒有漲停板限制,如同去高老莊相對象,著順眼好看就下注較高,後市看漲。看著水桶腰滿天星,實力差,漲得就慢,叫物有所值。
長話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