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銀行股票漲停
⑴ 一萬元銀行理財一年,能賺多少
粗略估算撐死一年賺550塊錢。10000塊錢的本金確實少了點,現在理財產品的平台很多,p2p、互聯網金融理財、銀行理財、網商銀行理財
⑵ 綠地控股開盤漲停,600606開盤漲停
最近房地產行業指數在橫盤震盪中行走,最近房地產行業指數在橫盤震盪中行走,雖有著這樣的背景,但依然有不少房地產公司申請上市。對房地產股票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在眾多的上市的房地產公司情況下,好的房地產股究竟要如何去挑選?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內房地產行業中十強之一的公司--綠地控股!在開始分析綠地控股股票前,我整理好的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房地產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綠地控股是一家大型地產企業集團,創辦於1992年,且公司總部建在上海,公司在A股整體上市,並對香港上市公司進行控股。長達29年的成立時間,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消費、金融、健康、科創等產業協同發展"的多元經營格局,發展業務遍及全球五大洲五十多個國家,連續十年入圍《財富》全球企業500強。分析完了綠地控股的公司一些基本情況,咱們來了解一下綠地控股公司有什麼優勢吧,有必要投資嗎?
亮點一:公司參股銀行
公司曾給上海農村商業銀行投資資金2億元,持有該銀行總股本4%股權。向錦州銀行投資3.75億元,持有該銀行總股本3.84%股權。綠地控股向銀行參股之後,有利於提升公司的造血功能。銀行作為收益比較高的行業之一,向銀行進行參股能夠收獲到穩定的投資回報。其次而言,能夠"就地取材",增多融資渠道,可以就此支持加快公司拿地擴張。
亮點二: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有望進一步增長
第一,公司預收賬款連續4年的增長率均為正,2021年錄得預收賬款4337.4億元,環比增長2.9%,項目的有序竣工促使營業收入實現規模化發展。
第二,公司多元化發展產業的態勢明顯,由於大基建的進行,公司營業收入規模也得到增長。不斷完善公司的金融、消費綜合產業體系,繼續夯實公司發展基礎。
亮點三:大消費業務不斷突破,貿易港加速布局
公司目前在消費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已經覆蓋在西安、天津、哈爾濱、濟南、海口、貴陽、成都、昆明等10餘個城市,並實現了45億元營收。公司國際貿易業務佔用的金額可不少呢,有27億元人民幣,貿易金額不斷創新高。
字數有限,還有很多綠地控股股票的相關內容,包括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都放在這篇研報里了,戳這里了解一下吧:【深度研報】綠地控股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縱使國家有"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政策引導,可是房地產在空間調控上能進一步的概率非常小,當前房地產行業依舊以穩為主。同時,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將來國家會對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進行深入地推進,想必會對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總而言之,綠地控股長遠來看是一家業績穩定增長的公司,還是很靠譜的!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綠地控股股票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綠地控股股票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綠地控股股票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⑶ 手裡有二三十萬,怎樣理財可以每天有二百塊錢
可以參照其他答案的計算方法,要實現樓主的收益,至少年化收益率達到24%。可以肯定的說,低風險年化收益率24%的理財產品不存在,高風險的有,但本金可能就沒了。
想要無風險或者低風險拿到24%收益在我國現在市場是不存在的,年化24%拿到手,意味著這錢放出去至少要30%以上,誰能長期承受這么高的成本?答案是沒有。
市面上有沒有24%產品?有,還不少,但匹配的是極高的風險。舉幾個例子吧,拿炒股來說,僅僅需要兩個漲停,再漲一點點,就能拿到24%收益。買股票基金,也是另一個方式,不管哪一年,股票基金漲幅超過24%的都不少。湊份子買期貨、外匯,別說24%,100%都可能。再就是炒虛擬幣等等。
但是,更有可能的是本金都搞沒了,高風險,高回報!
既然沒有辦法實現24%收益,實際點的收益范圍是多少?5%-10%還是相對可能的。5%可以考慮銀行定期存款或者銀行理財產品。再往上可以買一些債權基金,指數基金,P2P等等,達到10%是可能的,也就是每天收入80-100元。要達到200元,可以提高本金投入。
總之,要想低風險達到樓主收益難度很大,降低預期至10%左右是可行的。建議多多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穩健獲利!
手裡有二三十萬,我們就取上限30萬來計算,每天要收益200塊,每月收益6000塊,一年收益72000塊,確實年化收益達到了24%,這在當下的理財市場要達到此收益率有一定難度,但並不是不可以實現,股票、基金都可以,難的是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能長期保持住這收益。
其實二三十萬在理財市場有點尷尬,高收益產品的門檻達不到,如信託(100萬起);低收益的產品又不想投,不甘心,如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所以在過去幾年,P2P產品以8%一15%不等的利率迎合了相當一部分投資者的這種心理,吸走了他們自有乃至借來的資金。當然結局大家也都看到了,除了一部分早期投資者獲利離場外,絕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後來接盤者基本都被套住了。這充分說明了在理財市場,高收益對應的就是高風險。要想搏取高收益,就要有承擔高風險的心理准備。這點,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已經有過告誡:
科學的理財是要從自己的風險偏好出發,找到自己能接受的風險區間,再結合自己個人或者家庭的財務狀況,綜合性考量以確定操作方式。如果確實能接受高風險,可以嘗試高收益性產品。當然與其在琳琅滿目的金融產品中搜尋,還不如這樣一種簡單的操作,就是做民間借貸,借給一個需要用錢的朋友,24%的年化利率也就是民間的月息2分,這在很多地區是一個通行的利率,在法律上也是受保護的,很多搞工程礦山一類資金需求大的老闆都願意接受。雖然當下的環境,風險確實也有點高,但有時候比金融機構來得靠譜,因為畢竟有法律托底。你還可以要求朋友提供一定的抵押物或擔保人來控制風險。
如果風險偏好評測不適宜從事高風險的投資操作,那就調低預期收益目標,對應的風險也就隨著下降,達成難度也跟著降低,理財產品的選擇范圍隨之擴大。自己把握不準,可以藉助理財規劃師的專業來達成。
總之,一句話,理財追求高收益沒錯,關鍵在於要從自己的客觀實際出發,能承擔相應的風險。而不顧自己實際情況,盲目追求高收益,那就等於是自己送錢給別人了!
手裡有二三十萬,暫且給你算25萬吧,怎樣理財可以每天有二百塊錢?
答案是:不管怎樣理財都不可能有這個收益。
每天200元,一個月就是6000元,一年就是7.2萬元,和25萬的本金相比,收益率需要達到28.8%。那麼現在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大概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來看看幾種主流的理財方式:
貨幣基金:收益率2%-3%
債券基金:收益率3%-8%
保險類定期理財:年化收益率約4.7%
券商集合理財:年化收益約5%
銀行定期理財:年化收益4%
一年期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3.8%
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3.5%
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利率5.5%
對比以上主流的理財方式,收益率在2%-5.5%不等,不管你是選擇利率最高的方式,還是通過組合再財的方式,都無法達到28.8%。所以通過理財是不可能獲得每天200元收益的。而且,所謂每天有200元,這種按天結算收益的理財產品更是沒有,如果有這種,一般都是非法的高息集資騙局,千萬不能相信。
如果懂投資,選擇優質公司長期持有,有可能實現年化30%的收益,但是這個難度也很大,萬一買錯了公司,踩中地雷碰到業績造假,損失就會慘重了。如果是選擇指數投資,則可以降低這種風險,比如中國股市低位,對深滬300指數進行投資,以五年周其來看,可以實現年化10%的收益率,依然無法達到你的這個要求。
所以,手裡有25萬元,如果對投資並不專業,建議選擇中低風險的理財方式,每年可以獲得4%左右的收益即可,然後努力多賺錢,有更多錢才能有財可理。而不是說通過這25萬理財就可以實現月入200。
有句話叫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是如果你亂理財,可能財就理沒了!
我是黑馬牛散,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金有20-30萬,就按30萬來說吧,如果每天收益200元,一年收益就是73000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中小城市一個人一年的工資不吃不喝也就這么多錢!再看,你本金30萬,這樣的話相當於一年的年化利率達到了7.3/30=24.3%,這個年化收益率著實很高,遠遠高於市場上一般的理財產品!
比如存銀行,定期不超過3%,活期更低就不說了;哪怕按3%來算,30萬一年的收益也不過9000元,是7.3萬的八分之一還不到。即便是買信託理財,一年年化收益普遍低於10%,也不足24.3%的一半;所以,如果買這些保守的理財產品是不可能達到月入200這個收益目標的!
保守理財達不到,但是有達到的,就看你能不能做好了!我們都知道,高風險必定高收益,低風險則低收益;你如果追求的是穩定,只能選擇低收益的產品;你如果追求高收益,只能選擇高風險的產品!
比如炒股,我們知道2019年整個一季度就是個小牛市;如果你在年初選擇買入股票,除非你運氣很差,只要不是太差,收益基本都會有個30%上下的,畢竟同期大盤都上漲了30%呢!或者,你在年初買入基金也一樣可以獲得很高的收益,這樣還不操心,讓理 財經 理幫你打理。這是股市,在期貨、外匯或者國際黃金原油等市場,更是機會多多;如果你技術好,30萬元不要說一天收入200元,做得好了,翻倍也都非常有可能。但是,在前面我們說了,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如果你選擇了炒股、炒外匯、炒期貨等這些高風險的產品,如果你技術不行,心態不好。不要說每天有200元的收入,更別提翻倍;估計最大的可能是翻窗,30萬在這些市場真的不多,弄不好一天就玩完了。
因此,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一味的追求高收益,很多時候往往會適得其反,非但沒有賺到錢,最後把本金都給玩進去。
所以,如果手裡有個20-30萬,保守理財產品肯定難以達到;高風險的產品要做到每天收入200元不難,但是你要考慮所承擔的風險,對自己的資金負責!
本金有30萬元,每天有200元收入,怎麼樣理財實現每天200元到賬。
按照你描述30萬本金,每日200元,一個月6000元,一年就有7.2元;按照這種收益率年利率高達24%;年利率在24%的理財產品我還真不好找,年利率有這么高的都是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
假如把你30萬本金放銀行理財也是實現不了你這個夢想, 銀行活期年利率0.35%,即使定期存款五年2.75%,結構性存款或者大額存單 年利率也在4%~5.5%之間; 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寶 等等理財都是實現不了你24%的年利率;
另外類似P2P理財產品,年利率在7%~9%之間,還有一些 定融產品,信託產品,債券產品 年利率在9%~11%之間;這些都是無法達到年利率在24%,30萬本金沒有辦法可以實現你每天200元入賬的可能性。
你本金30萬每天收入200元,年利率24%的理財方式我只能想到的理財就是 炒股,炒原油,炒黃金,炒貨幣 ……等等之類,這些是高風險高收益,也只能通過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才有可能實現年利率24%的收益,這個關鍵就是看你本人了能力了。
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是讓你們盈虧大幅波動的,你有能力別說200元,2000元一天也是輕而易舉;反之你沒有能力理財別說每天200元收入,每天損失2萬元本金,或者連你30萬本金都虧完;這些理財產品你有能力就是提款機,沒有能力就是絞肉機,請你三思而後行。
通過以上對於國內大部分理財產品中,本金30萬,年利率高達24%的理財方式還真只有炒股,炒黃金,炒原油,炒貨幣等等之類的理財產品才是有可能實現,不然其他理財產品連實現年利率24%的可能性都沒有。
最後送你一句話: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例,風險越大收益率越高,風險性越小收益率越低。
如樓主所述,我們先算一下,要達到這一收益,年收益率是多少。假設樓主投資30萬元的資金,200×365÷30=24.3%。那麼24.3%的收益率是個什麼概念呢?
2015年,最高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規定了高利貸的界限問題,對於利息於24%-36%的這一部分,法院不予保護,但當事人自願履行,法院也不反對。這么說,很明白了,24%收益的產品嚴格意義上已經達到高利貸的范疇了,你的理財產品回報率都可以比擬高利貸了,可見它的安全性了。
這么高的回報率的產品不是沒有,只是風險性很高,股票,基金,外匯都可以達到這樣的收益率,前提是你要有那個能力,選對產品,這點很難。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從業至今,45年的投資經歷,年化復合收益率為20.5%。
引用銀保監會郭樹清主席的講話:「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所以投資不能單純追求高收益。
可以選擇一些穩健型的產品,如銀行定期存款,收益率3%~5%。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4%~5%。當然還有更高收益的產品,風險也高。網上定期理財,收益率也在4%~5%。這些產品雖然離樓主的要求差很遠,但是正常范圍的理財產品,安全系數也有保障。
人家1萬塊錢存銀行一年才100多塊錢利息,你區區二三十萬一天就想有200塊錢的收益?小心追求高收益不成連本金都沒了!
你想要一天有200塊錢的收益,365天總共的收益就是73000元,就算你有30萬塊錢,那折算成年化利率就是24.3%。
那目前市場有沒有年化利率高達24.3%的理財產品呢?有,但風險很大!
比如下面這只基金:
這只基金收益率最高的時候能達到65%左右,遠高於你預期的24.6%,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最近一年多時間這只基金利率長期處於低位,目前甚至處於負增長。所以這種高收益的產品往往也伴隨著高風險,你可能一時半會獲得高收益,但你也隨時有可能把本金都賠進去。
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你的產品有幾種:
第一種是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目前最安全的理財方式保本保息,目前大部分銀行利率都是在4%以內,有個別銀行五年期的存款利率能達到5%以上,30萬塊錢一年可以獲得1.5萬左右的利息,一天的利息就是41塊錢,比你預計的200塊錢少160塊錢左右。
第二種是貨幣基金
目前貨幣基金總體收益率不是很高,年化收益大概是在3%左右,30萬塊錢一年大概可以獲得9000元,平均每天是24.65元,比你預期的少176元左右。
第三種是銀行理財產品
目前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大概是在4%到7%之間,我們就取個中間值5%,那30萬1年的收益就是1.5萬,平均每天收益是41塊錢,比你預期的少160塊錢左右。
第四種是p2p
目前p2p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各個平台年化收益大概在6%到20%之間不等,有個別平台甚至可以達到25%以上,但是超過12%的年化收益基本上風險是比較大的,隨時有可能爆雷,所以我們就取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收益水平10%,那30萬塊錢一年的收益就是3萬塊錢,平均每天的收益也就82塊錢左右,比你預期的還少118元。
那為什麼我要給你列舉這些理財方式出來呢?就是為了想告訴你一個道理,任何時候高風險一定伴隨著高收益,甚至有可能是騙子,相對安全的理財產品收益都是比較低的,低風險和高收益不可兼得。
我給你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之前曾經接觸過一個客戶,他是從某個公眾號上看到一條共享充電寶的理財產品,這個共享充電寶項目號稱日收益可以達到0.8%以上,然後這個朋友就投入了2萬塊錢,結果第一個星期確實拿到了1120元,但這個錢並沒有打到他的銀行卡上,只是在他的app賬戶上顯示出來,這個朋友在嘗到甜頭之後,又追加了3萬塊錢的投資,總共是5萬塊錢,結果一個月之後,他那個app已經登不上,然後才發現這個所謂的理財平台連個官網都沒有,這才發現這是騙子平台,到目前為止,雖然他已經報警處理,但是5萬塊錢還沒有催回來。
所以理財的時候一定必須認真對待風險,任何時候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5%以內本金的收益都相對比較安全,5%到8%的就要考慮損失收益,8%到12%就要考慮損失部分本金,12%以上的收益率,那就要隨時准備所有本金沒法收回的風險。
總之一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是兩個不同的產品,其投資渠道不同、風險性不同,但預期收益率相差不大。如上圖所示,1年期的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只有5%,我們存30萬元結構性存款的話,一年的收益回報最多也就是 300000×5%=15000 元,而期限在1年左右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也就在5%~6%左右,依然滿足不了題主的要求!更氣人的是,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最終收益不一定能夠按照預期收益進行發放。
至於基金、股票以及P2P等互聯網理財方式,它們的預期收益率彈性較大,最低血本無歸、最高一年翻個幾倍也不算問題,但是題主你願意承擔30萬元全部損失掉的風險嗎?而且在目前的大環境下,P2P、基金以及股票都是風險極高的投資方式,不說百分之百會賠,但我說90%會賠是一點也不誇張!
雖說他的話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理財方式,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預期收益率高於6%的理財方式必然是風險性極高的理財方式,再說收益是與風險成正比的,24%年化回報率的理財方式風險有多高我相信大家心中應該有數了!
本金三十萬,每天收入利息200元。一年365天,合計年利息收入73000元。需要做到年利率24%。這么高的保本,穩定年利率,正常渠道市場是沒有的。簡述一下,理財的幾個思維:
一,低風險,銀行理財
目前銀行定期存款,大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三年期利率大概在3.2%。全國股份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等幾百家銀行,三年期4.1%,地方銀行:錦州銀行,武漢銀行和地方信用社存款5%左右。
這些利率遠低於24%,但是風險系數很低。
二,中風險,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里有很多5%以上的理財產品,比如:京東金融里銀行精選 ,這些風險系數還低。
但是那些P2P的理財很多8%——15%的這些高利率的產品,風險就比較大,更重要的是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三,高風險類基金和股市
證券類基金,比如:指數基金,中證500基金等等,這些基金指數漲或股票漲就會掙錢,跌了就會虧。
同樣買二級市場的股票也是如此,看個人能力了。
總結: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沒有保本的高收益產品。你看的是利息,人家看的是你本金。
高風險投資有辦法嗎?
股票市場是最容易上手,也最容易進入的市場。20、30萬的本錢獲得百元收益在股票市場里並不稀奇,但是要想達到25%的收益率也是非常困難的。一是買到優質股票,本金在短期內迅速增加;二是買美股,美股沒有漲停限制,但是超過30%會自動熔斷。
綜述,這種方法基本屬於賭博性質,每天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期貨市場、股指期貨市場等都屬於高杠桿操作,要做好這類操作,需要有足夠的膽識和專業性。也就是說要能輸得起,也要有贏的能力。如果能達到年化24%,也算是投資界的戰斗機、佼佼者了。
其他還有炒房、高利貸、私募投資等,但不得不說20、30萬來做這些事本金實在太小,而且風險極高,除了投資風險,還有可能碰觸法律風險。
一般情況下,還是本本分分理財,如果想嘗試高風險投資,可先拿出少量本金試一試,抱著平和的心態練手。基本上理財的收益都在9%以下,不可好高騖遠,賠了夫人又折兵。
(家族財富密碼:金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