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股票漲停
❶ 天齊鋰業持續虧損,股價連連上漲不跌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股市,進行投資理財,但是許多股民們也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有的上市公司雖然業績在不斷的虧損但是其股價卻不斷的上升,比如近期的天齊鋰業就是這種情況。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天齊鋰業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有股民對這只股票感興趣可以對它進行持續關注一下。
❷ 創業板出現重要信號,徐翔妻子評天齊是否合規
目前創業板已經出現了重要信號,按照專家分析,也許創業板的股價會形成新一輪的反彈。隨著這一大背景的推動不少的人,對於徐翔妻子評價天齊鋰業是否合規很感興趣,按照目前其妻子的身份來說,其實其妻子的行為是合規合法的。
例如徐翔妻子評價天齊鋰業就是一種不穩定因素,徐翔也被稱之為打板王,徐翔每次都能夠抓到漲停板,這讓許多人覺得跟著徐翔就能夠賺到錢,但實際上未必就是如此。由於徐翔的妻子目前並不具備特定身份,這也就意味著徐翔妻子每周評價一次股票並不存在任何問題,徐翔妻子評價天齊鋰業的股價已經到達頂峰也是一種合情合理的行為。
❸ 天齊鋰業——困在陷阱中的巨獸還有機會嗎
天齊鋰業是一家從事鋰鹽加工的跨國公司,2010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最高市值曾經達1000億,而十幾年前只是一家不起眼的縣屬工廠,創始人蔣衛平當時看準了鋰鹽加工這個行業,但是這個行業一直沒有爆發,直到2015年以後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 汽車 ,鋰元素的戰略地位才被市場深刻地認識到了。 如果是僅僅偏安於一隅 , 天齊也不會進入大家的視野,成為資本市場的大牛股,而促成這一切的是一次蛇吞象般的收購 。
談起這次收購之前,我們先簡單說一下我們的鋼鐵行業,我們都知道鋼鐵產能我們全世界絕對第一,產量佔全球80%以上,因為我們是基建狂魔啊,修地鐵,建高鐵, 體育 場館等等,我們還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地產市場,每年17億平米的銷售面積,全世界最大的 汽車 市場,每年2500多萬輛車,這得用多少鋼啊?2019年我國鋼材產量12億噸,增長9.8%,對的,沒看錯!光看鋼鐵產量,我們足可以傲視群雄,但是我們缺乏鐵元素,我們每年都從國外進口大量鐵礦石,去年進口了10億噸鐵礦,金額超過1000億美金,而鐵礦石目前掌握在三大巨頭手裡,定價權也在別人手裡,從2009年鐵礦石進口價格談判以來,基本上就是漲多跌少,即使遇到金融危機這種需求下滑的情況下,鐵礦石依然有較高的利潤,而我們的整個鋼鐵行業基本上就是為上游資源商打工的命。
而鋰元素有可能重蹈覆轍,因為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佔比超過一半,也是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佔全球大多數份額,如果上游的鋰資源依然受制於人,後果不堪設想啊。還好,不像鋼鐵行業,大多數是國企,缺乏企業家的眼光和魄力,鋰這個行業都是民企,以天齊為代表,當時國內進口的鋰礦80%來自國外。天齊鋰業所需的鋰精礦幾乎全部來自泰利森,泰利森開采澳洲的格林布希礦,佔全球鋰資源的30%,幾乎壟斷國內市場。而且每年天齊都要和泰利森談判進口價格,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2012年全球四巨頭之一的洛克伍德率先提出以50億人民幣收購泰利森,如果收購成功,這對於中國企業無疑是災難,因為上游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了,定價權又要旁落他人了。這個時候的天齊,僅僅是一個16億資產,4億營收的小公司,而競爭對手是400億資產,150億收入的巨無霸,泰利森作為目標公司也有21億資產和9億營收,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蔣衛平作為天齊的實際控制人還是找到了一條可行的路,首先在香港成立一家子公司天齊香港,悄悄收購了在多倫多上市的泰利森9.99%股權,之所以不超過10%,是為了防止被動舉牌引起洛克伍德的注意,然後又通過場外交易獲得10%股權,相當於共擁有了19.99%的股權,也就是說即使洛克伍德再提高收購價格,我也可以否決。接著,天齊提高了收購報價,擬以高於對手15%的對價收購剩下的80.01%的股權,而這個時候洛克伍德可能是低估了天齊的實力,宣布不再考慮提高報價。最後的結果是天齊成功地迎娶了泰利森這個新娘,保住了中國鋰資源進口的命脈。當然,如果僅靠天齊也是拿不下來的,背後我們的中投公司也出了不少力,比如注資香港子公司17.68億,同時瑞士信貸、工行等提供銀團貸款26.96億。
不過,最後天齊還是把49%的泰利森股權轉讓給了洛克伍德(雅寶),畢竟天齊和洛克伍德也存在上下游的關系,而且泰利森的礦銷售還要利用對方的渠道,握手言和並不是壞事,同時還能降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至此鋰業的格局發生了改變,天齊鋰業憑借這一並購佔全球鋰鹽市場的17%,僅次於雅寶的34%,SQM的20%,而且天齊的礦現金成本是全世界最低的。也正是因為這一收購,天齊在二次市場2年內瘋漲了10倍,成為鋰資源行業的大玩家。
也許是上一次的成功經驗過於深刻,創始人蔣衛平又把目光投向了行業第二名SQM,智利公司SQM旗下擁有阿塔卡瑪湖,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鋰鹽生產商。而這一次,蔣衛平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此次並購,天齊耗資259億人民幣,溢價20%以上,而公司自籌資金僅為7.26億美金,其他35億美金是依靠並購貸款,這相比泰利森的54億人民幣並購,可能已經不能用蛇吞象來形容了。果然,資本市場對此次並購也是偏負面評價的,消息公布後,股價便連續下跌,主要是擔心公司面臨沉重的財務壓力,而且當時的鋰價格已經開始處於下行階段。整個2018年天齊鋰業的營收和利潤都是增長的,但是股價大幅下跌了45%,這和兩年前的走勢迥異。
股票走勢往往是領先公司基本面的,2019年天齊鋰業的關鍵詞就是缺錢,嚴重地缺錢,對上市公司來說最大的任務就是融資,融的越多越好。但是事與願違,由於二級市場股價大跌,公司曾經寄予厚望的配股僅僅募到了29.32億,不足原計劃的一半,而赴港融資一直沒有成行,主要是海外投資者對公司的基本面不太放心,公司在海外的債券也被評級機構不斷下調,公司收購的SQM股價2019年也是腰斬。當然,這些因素還不足以把這家鋰業巨頭困住,因為懷事情不會只來一次(馬太效應嘛),首先是稅收因素,澳洲當局對泰利森鋰精礦交易進行了特別納稅調整,補繳稅款5205萬澳元,影響利潤1.3億,智利SQM因為智利稅務事項,影響去年利潤3.32億;國內因為新能源車補貼退坡(中國是最大的市場),導致鋰鹽端需求下滑,價格大幅下跌,因此對SQM集體減值准備52.79億;高杠桿收購導致的財務費用大幅增加,去年並購貸款利息合計約16.5億;曾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澳洲氫氧化鋰項目一再延緩,而且投資不斷增加,由原計劃的20億人民幣大幅增加到37億,目前處於中止狀態。諸多因素導致了公司2019年給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年報。
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48.4億,同比下降22.48%,凈利潤虧損59.8億,同比減少372%。公司今年1季報業績繼續大幅下滑。
公司目前有300多億負債,其中有20多億美金的債務於今年11月份到期,截止到1季度,公司賬上現金只有12億,而財務費用1季度已經暴漲至10億元(匯兌損失貢獻一部分),那麼如果今年公司找不到戰略投資者來充當白衣騎士,年底的違約可能已經難以避免,而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82%,銀行再次進行續貸的可能性極低了。公司暫停的TLK項目,因為資金困難很難短時期進行全線調試、產能爬坡,對未來兩年的收益幾無貢獻,而且極有可能是拖累。
那麼深陷泥潭的鋰業巨頭(世界第三)天齊鋰業,擁有世界上幾乎是最好的鋰輝石礦以及最好的鹽湖提鋰,難道未來只有破產的份嗎?確實,從股價看,公司股價最低的時候只有15元,市值225億,僅僅是其債務總額的6-7成,這意味著把公司全部賣了都不夠還債的。
應該說這次收購,蔣衛平確實看走眼了,當然並不是標的不對,而是時機不對,價格不對。從時機的角度,2018年鋰鹽的價格盛極而衰,一般來說在行業高點的並購代價都是不菲的,加上前幾年鋰價高漲導致了大量資本進入行業,而需求端的高增長並沒有到來;從價格的角度,公司顯得可能過於急切了,在股價高點溢價20%接盤,而顯然公司對未來的還款預計不足,依靠標的本身的盈利僅能支付利息,而償還本金僅僅依靠公司自身是很難得。目前天齊鋰業的選擇可能並不多,要麼是出售優質資產換取現金償還債務,之前市場傳言洛克伍德要收購公司51%的泰利森股權,公司股價一度漲停,但隨後公司澄清了傳言;第二是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攤薄自身的股權,甚至是混改引入國資,利用外力來解決自身的債務問題。
當然還有一種理想的可能性,二級市場行情好轉,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一方面可以減持股票降低質押率(高達70%),另一方面公司可以進行大額股權融資,獲得寶貴的資金,至少度過年底的難關(至少需要融80-100億左右資金)。如果是這樣,公司的控股權不會發生變化,蔣衛平又可以涉險過關。顯然公司也是這么想的,5月19日公司已經公告了減持計劃,打算減持總股本6%來降低質押率。公司的股價自公告減持以來股價上漲了40%。
最後,我們認為天齊鋰業作為全球第三大鋰鹽巨頭,資源優勢明顯,而且對我國的新能源 汽車 行業發展具有戰略優勢,最壞的可能性也應該是國內的企業獲得這些資產的控制權,否則我們可能還會陷入鐵礦石的窘境。而隨著二級市場行情的好轉,天齊的戰略價值會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如果再融資能夠順利開展,那麼當前的估值水平卻是遠遠低估的。
❹ 【汽車人】天齊鋰業爆雷,股價不跌反漲預示著什麼
隨著比亞迪A股市值超過5000億人民幣,蔚來股價上漲至55美元,市值也達到5000億人民幣一線。新能源汽車整車股的炒作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了,上游資源接棒自然在情理之中。為什麼最後炒上游資源呢?其一,是上游上市公司比較分散;其二,是調研難度和調研成本高;其三,是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鏈不但復雜,而且格局還沒有穩定下來,所以找到有發展潛力和議價能力的企業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一切隨著上游原材料資源價格的不斷上漲,變得不再是問題。對於經濟學家來說,到底能不能實現順周期還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暴漲,整個產業上游資源都進入到了供不應求的階段已然成為了事實。(文/《汽車人》張恆,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天齊鋰業持續虧損,它的股價為何連連上漲不跌
前言:現在很多人都選擇進入到股市來進行投資學習如何進行理財,而有些網友能發現有一些股市的上市公司一直都在進行上升,而有一些公司的走勢卻一直都在下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天齊鋰業持續虧損,但是天齊鋰業的股價卻一直在進行上漲。
三、結語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雖然股價一直處於上漲的狀態,但是也並不意味著它就已經解決好了內部發展問題。天齊鋰業也要根據現在市場發展的走向,及時的改變自己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