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主力大单封涨停次日大跌
Ⅰ 已经封涨停板了为什么又下跌了
原因
1、主力不强。主力资金并不雄厚,没有能力封住涨停,这种情况往往至到最后收盘再也封不住涨停了。
2、突然出现大量抛盘。主力很强,资金雄厚,当天调用了一部分资金封住涨停了,但是突然抛盘增加,涨停打开,主力发现涨停打开了,只好重新又调入资金,再次封住涨停。如果最终收盘仍是大单封住涨停,就应当是此种类型。
3、涨停出货。主力想出货,先把股价拉到涨停板,吸引大家的眼球,让大家纷纷去追,主力趁机把筹码都抛给新追入的人了,这时涨停总是封不,而且成交量比较大,底部筹码迅速消失。
4、主力洗盘。洗盘的目的是为了洗掉获利盘,减轻股价继续拉升时的抛压,主力故意让股价打开涨停。
场内获利的散户一看,涨停打开了,觉得股票要跌了,纷纷卖出股票,场外想买入这只股票的散户,一看涨停打开了就追这只股票,主力坐山观虎斗,让散户们互相交换筹码,新进来的散户还没赚钱,不会轻易卖出股票,这样就给主力锁仓了,主力再往上拉就省力了。
(1)股票主力大单封涨停次日大跌扩展阅读
我国的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超过后停止交易。
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的,旨在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持市场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的规范化。
制度规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超过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
我国的涨跌停板制度与国外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价达到涨跌停板后,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涨跌停价位或之内价格的交易仍可继续进行,直到当日收市为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打开涨停
Ⅱ 涨停后第二天跌停意味什么
涨停后第二天跌停可以是主力出货,也有可能是受利空消息影响。主力出货:主力拉升股价后,吸引市场上的散户买入,共同推动股票上涨,直至涨停,第二天主力就会派发手中的筹码,进行出货操作,导致股价下跌,甚至出现跌停的情况。
利空消息影响:股票第一天随着市场上的买单流入,推动股价涨停,但第二天股票重大利空消息,引起市场上的投资者恐慌,大量地抛出手中的股票,出现崩盘的情况,即个股跌停。
拓展资料
涨停(Limit up),是一个证券市场术语。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支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规定了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即规定当日交易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
在中国A股市场,均设有涨幅和跌幅的限制,幅度为上一日收盘价的10%。股票上市首日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44%,即新股上市首日涨幅限制为44%。 股市中的权证没有涨停和跌停限制。
在技术分析中,涨停和跌停是一种乐观或悲观的极端情绪反映,往往会使技术指标失真,因此在研判市场波动趋势时,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当前,从研究方式的特征和视角来划分,股票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重要区别。
判断
股价处于低位徘徊,上市公司突然公布重大利好消息,股价复牌后持股者惜售,持币者急于买入,往往以涨停价格参与集合竞价,结果股价一开市便涨停,随后以涨停价格排队的买单越来越多,大量踊跃的买单常常意味着第二个交易日该股仍呈强势。
如97年8月22日沪市哈高科这只股票上市后股价低位盘整,公司公布97年中期业绩每股收益0.35元,大大出乎市场预料,买入者蜂拥而至,股价连续报收3个涨停板。3天过后,当不少散户明白该股中期每股收0.35元是指股本未扩张前的每股收益。
实际根据最新总股本摊薄为0.20元,股价第4天便掉头向下盘跌持续较长时间。每逢年报或中报公布之际,投资者要特别关注此类“每股收益未摊薄”情况发生。
大主力介入的庄股常常涨停。认真观察股价盘出底部,有大笔买单通常10万股以上不断涌入,应及时介入这样的股票,往往容易涨停。主力庄家通常在拉升过程中采取强势上攻势态,拉升涨停板,以吸引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和跟风,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
股价涨停后,以涨停价格排队等待买入者众多,通常高达500万股以上或达到该股流通A股的30%以上,往往形成第二个涨停板或第三个涨停板。